动画学院“声体影力全媒体艺术节”
将于4月25日前卫登场
(新闻网讯:文:孙炜炜 吴玥 钱俊丽 杨戴人和)2014年4月25日下午3点,“声体影力”全媒体艺术节在动画学院举行。请关注本站发布的来自动画学院的系列专题报道。
2013年6月,动画学院已经进行了一次大型的前卫教学实验——老师和学生们完成了一场集合互动影像艺术、肢体剧场、声音艺术/音乐和装置艺术的“声体影力媒体剧场”,取得了校内外的较大反响。而今年,这个活动将被从校内推向社会,并逐渐形成一个多元化的媒体艺术节。
“声体影力”全媒体艺术节是一个由动画学院主办的、学生会“动漫影像周”协办、全媒体学生参与的,面向社会的新型艺术节。“声体影力”全媒体艺术节活动包括肢体剧场表演、行为艺术表演、影像放映,其最大特色在于作品以“全媒体艺术表演”为主——以表演带动其他媒体艺术的展现,以一种跨媒体、多媒体的合作方式阐释艺术。
一方面,声体影力”全媒体艺术节以国内外艺术家和教师一起带学生进行专业工作坊的模式开展,以面向社会的表演和展览的形式结束。艺术节出演出和放映的作品大多是动画学院影像媒体专业的师生在创新课程“全媒体艺术”上创作的。另一方面,“声体影力”全媒体艺术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成果体现。
本届艺术节包括三部分活动:3月-5月,湖北美术学院校内讲座与工作坊;4月,湖北美术学院校内剧场表演、影像放映;5月-7月,面向公众的校外展览。
艺术节具体活动介绍如下: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
活动组织委员会
项目总监:胡朝阳、仇修、刘红
项目监制:路昌步
项目助理:刁文玉
策划人:孙炜炜、王晓新、刘纹羊
声音/音乐指导:Eric Bribosia
肢体表演指导:李凝
现场摄影导演:王静伟
地点、时间与活动流程
地点: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A10教学楼
时间:2014年4月25日
活动流程:
15:00
肢体剧场表演
16:30
行为艺术表演
19:30-21:00
影像放映与影像装置展
合作艺术家介绍
“声体影力全媒体艺术节”是动画学院影像媒体专业在“全媒体艺术”课程基础上开辟的一种新的教学成果展示方式。让学生在校外艺术家教授的“自由工作坊”上创作作品是这个课程的主要特色所在。在校内艺术节阶段,我们邀请了Eric Bribosia和李凝两位著名的艺术家加入到我们课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辟了“声音”和“肢体”两个工作坊。 在下一校外活动阶段,我们还将邀请“独立纪录片之父”与剧场编导吴文光、及与他合作的艺术家团队来辅导学生的校外展览。
以下是第一阶段的工作坊艺术家介绍:
1、Eric Bribosia——声音/音乐工作坊
Eric Bribosia是比利时著名音乐家、艺术家,Eric Bribosia是欧洲的实验、爵士音乐家、声音艺术家。曾获“乔万尼欧洲音乐家”竞赛最高奖、BBC世界音乐大奖,硕士毕业于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他为多部剧场、影像、舞蹈作品创作过音乐与声音,如德国著名导演法斯宾德编剧的戏剧《火焰中的村庄》,著名墨西哥先锋电影导演佐杜洛夫斯基编剧的戏剧《三个老女人》,东京国际数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电影《穿越草原》等。他也有着近二十年的丰富的乐队经验(自由爵士、即兴、摇滚、民谣)。在“全媒体艺术”课程中,他教授了“声音/音乐工作坊”。作为本届艺术节的声音/音乐设计,他在工作坊上通过一系列练习和排练,指导学生创作了剧场作品中的声音,并将亲自和学生一起演出。
2、李凝——肢体工作坊
李凝是目前中国肢体剧场届的领军人物,其创办的艺术团体“凌云焰肢体游击队”15年来在全世界巡演无数;近年来他更开始进行教学实验,在各地高校以及社区积极推广肢体艺术,架设起普通人和当代艺术之间的桥梁。李凝自己的剧场和实验电影作品更是在在国际上硕果累累,入选过香港独立电影节、巴西“当代舞蹈节”、法国瑟堡“春天艺术节”、德国“舞蹈平台”、日本东京剧场艺术节等。在“全媒体艺术”课程中,他教授了“肢体工作坊”。作为本届艺术节的肢体表演指导,他用了3周的时间进行教学,为学生编排出了一场集体性的剧场表演。同时,在这次的表演中,他与Eric Bribosia进行合作,为学生共同打造一场多媒体作品。这种跨界的合作,也正是本届全媒体艺术节的一大亮点。
专业背景介绍
关于艺术节主打的“全媒体”的艺术表演,也可以理解为“跨媒体”、“多媒体”表演。在美院做这样的表演,其实并不是像常人理解得 “不务正业”,反而是艺术教育的“当务之急”,原因如下:
第一,自上世纪60年代西方的激浪派、行为艺术潮流以来,表演艺术已成为当代艺术发展的前沿指标。在中国,也日渐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向前发展的重要方向,尤其是自2010年开始,中国的全媒体艺术表演,无论是以身体为主要载体,还是以新媒体科技为主要载体,都有长足的进步与拓展,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遍地开花。
第二,纵观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无论是综合大学博雅教育中的艺术教育,还是专业艺术院校为了艺术教育的完整性,跨媒体和多媒体艺术表演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中国在这方面却略显滞后,原因并不仅仅是中国学术界、艺术界,各个学科间由来已久的习惯性雷池藩篱,而是在更深的层次上,艺术实践中求新跨界的冲动和成果,与学术研究认识新事物的脚步,稍有脱节。目前,中国美术学院已经抢先成立了全媒体表演专业,已经预示了在我国艺术教育系统中建立这个新学科是大势所趋。
第三,切实到具体的教学效果上来说:无论是通过研究国外的先进教学经验,还是通过总结去年的“声体影力媒体剧场”的经验,我们都发现表演性的课程对学生来说有明显益处:(1)对长期习惯安静独处、没有集体意识的“美术生”来说,做身体性的、集体性的表演能大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社会交往能力;(2)结合各方面最前沿的媒体艺术与技术也对他们的专业水平提高有直接作用(3)工作坊式的、以实践带学习的方式能让他们在“做中学”,而不是“学后做”,这大大加快了他们进步速度。
因此,这届艺术节将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力争使湖北美院动画学院成为华中地区的中国新艺术基地,做国内全媒体表演艺术实践的排头兵,在新的领域创造教学成果与社会影响,并将全媒体艺术的影响力辐射至全国的艺术领域和艺术院校的教学之中。更切实的是,在校园里做的这次活动,能使学生的创造与创作得到专业专注的展示,让学生在观看艺术作品与呈现艺术理想之间平衡课上与课下的关系,也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学习与课余生活。
敬请期待4月25日“声体影力全媒体艺术节”的第一站,我们将从这里出发,创造动画学院“声体影力”品牌项目的又一难忘篇章。
艺术节微博:“声体影力全媒体艺术”http://weibo.com/u/2529868472
豆瓣:“声体影力”全媒体艺术小组 http://www.douban.com/group/514915/
系列新闻链接:
《比利时音乐家、艺术家来动画学院讲学》
http://www.hifa.edu.cn/xxxw/xxxw/18474.htm
《“全媒体艺术”课程表演扣人心弦 第二届“声体影力”值得期待》
http://www.hifa.edu.cn/xxxw/xxxw/18473.htm
李凝指导学生表演

Eric Bribosia指导学生表演


表演排练现场





摄影:胡亚楠 崔有有 蒲映兆 李标 万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