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体影力”媒体剧场完美上演
——一场身体、声音、影像的艺术盛宴
主办: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协作派对
项目总监:魏光庆仇修 路昌步
声音/音乐指导:Eric Bribosia
策划执行:蔡凯严吉 刘纹羊 王晓新 孙炜炜(炭叹)
地点:湖北美术学院(藏龙岛校区)体育馆
时间:2013年6月3日19:30-22:00
2013年,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进行了一次大型的前卫教学实验——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在项目总监魏光庆(动画学院院长)、仇修(动画学院副院长)、路昌步(动画学院影像媒体教研室主任)的指导下,三位教师及艺术家王晓新、刘纹羊、孙炜炜(炭叹)与艺术家与设计师团队“协作派对”合作,并请来了比利时的音乐家Eric Bribosia,帮助学生们完成一场集合互动影像艺术、肢体剧场、声音艺术/音乐和装置艺术的综合媒体剧场表演——“声体影力”。

声本无体,影亦无力,“声体影力”一个看起来互为悖论且似是而非的名字。在这个名字之后,潜藏着艺术家们所追寻与探索的一切与身(shen),声(sheng),引(yin),影(ying),力(li),理(li)有关的身体与灵魂命题。
这个“剧场”表演非一般人们理解的“戏剧”、“话剧”或“舞台剧”,而是当代艺术性质的实验跨界艺术表演——它是非情节性的,以表现每个参演艺术家的独立艺术诉求、以及艺术家们运用不同媒介相互激发为根本目的。这样的表演在西方国家早已成为大型艺术展览、戏剧节、电影节等活动的必备重头戏,近年来在北京、上海、广东也发展迅猛,但是在武汉还十分罕见。6月3日晚7点半,这场在武汉本土锻造的规模最大的综合媒体剧场表演在湖北美术学院体育馆盛大开演,吸引了来自校内校外的上千热情的观众。

原本是室内篮球场和羽毛球场的体育馆,在7个投影平面和来自四面八方的的灯光、声响的构造下,瞬间变身为一个有三个表演区域的光怪陆离的艺术空间。整场表演的15个节目在这三个区域和观众群里不断变换位置,于是根本没有固定的观众席,观众们在整个场地间来回“追逐”节目、或被节目“驱赶”。这种有趣的情景似乎也成了表演的一部分,正是活动的策划人们所追求的如“荡秋千”般的看与被看的方式——表演者和观众产生了你来我往的激烈互动。这也是当代艺术性质的前卫剧场表演和传统的剧场表演的重要差别之一。
15个节目是由10个学生的组合、以及声音/音乐指导Eric Bribosia、策划执行团队“协作派对”创作与演出的。演出一开始,王飞、练珮钦、周杨帆制作的开场影像《巴黎藏龙岛》在主舞台的投影屏幕出现,就迅速抓牢了观众们的注意力。这个影像作品是用谷歌地图的街道全景功能制作出了一系列看似像在各个国家的街区里穿梭的“镜头”,带着观众从巴黎、东京以及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小城里一路狂奔,最终以实拍镜头结合,“穿越”到了湖北美术学院的所在地藏龙岛,更“进入”了体育馆,引来了全场的一片欢呼。方玮、刘思慧、孙雅、黄海彬的行为表演《Dong》在另一端的副舞台上演,他们在地板上倒下又站起、站起又倒下,一人背着另一人旋转直至倒地,是直接、粗暴的肢体剧场表演,让观众在第一时间内感同身受。甄鹤、余丽、王楠、徐腾的《搅》在场地侧面的侧舞台惊现,表演者们被白衣从头罩到脚,并被从天而至的多根白色长橡皮筋缠住全身,整个表演就是他们和这些橡皮筋抗争、以及与其他人的身体缠绕的过程。毛广田、宋紫薇、付翻欢、李强、蔡梦媛、张小丁、李梦琪的《渴》与陈梦琪、张瑱、田雯雯、斯庆、涂林璐、伉佳俪、范培培、倪琦、周旋的《冰火》是肢体和声音在现场配合的作品,起源于艺术家们在Eric Bribosia的“声音/音乐工作坊”里的实验——他们从“水”与“火”这两个概念出发进行即兴发挥,逐渐发展为了两部结合肢体、声音、影像的非常完整的“小剧场”。《渴》表现了不同的人生困境与人们互相救赎的仪式,而《冰火》则像是一群精灵在坚忍而凄美地传递生命的火苗。Eric Bribosia亲自在现场与多名乐手一起配乐,键盘、吉他、长笛、非洲鼓、颂钵、口弦、冬不拉,甚至水、石子和锅碗瓢盆,音乐和声音为表演者们的动作编织成了浑然天成的交响之网。交响之网刚一散去,影像之网交错而起,全场7个屏幕全部点亮,环绕投射出一连串的二维码图像。这是冯梦妮的作品《空》。观众们好奇的拿起手机捕捉和扫描这些不停变换的二维码,但得到的结果却是像坏掉的手机一般的一片空白。之后,青年艺术家李向阳、李瑞琪、魏霆携手肢体表演者肖楚瑜、赵青、徐剑桥、付翻欢\李月涵共同献艺的《二次方时光》带给观众一场荧光色的突袭,这5位穿着黑衣、带着面具、身体由荧光线勾勒出人形的表演者们从观众中突然钻出,仿佛空降自另一星球,所到之处引来阵阵惊呼。随后他们开始了与层层叠叠的延时现场影像进行互动的精彩舞蹈,仿佛在体育馆里打开了一个新的无尽多维度空间。《发生》由表演者毕海宴身捆30个篮球在拥挤的人群中缓慢登场,她竭尽全力在这30只篮球的阻挠下摸着爬着带着层层围绕的观众“滚”向大舞台,似乎是对自我的尊严的挑战,既是防守又是入侵。谭羽希、毛安莉、陈瑞其、江海寒的《镜子》用影像给观众造成了一个现场表演的女演员在照五面镜子的幻觉,五个屏幕的影像是女演员的五张不同角度的脸同时转动、同时假笑、大笑,最终正面的脸消失了,女演员的自我似乎已被分裂,她惊恐地跑下了舞台……葛泓语的声音与互动影像表演《Silencio》营造了一个声音与光的小世界,在他时而沙哑、时而尖锐的嗓音变化下,他脚下的影像也随之扩大、缩小、颤抖与闪烁,全场的频闪灯光把气氛推入云端。紧接着,Eric Bribosia的音乐表演《即兴炼金术》让观众的热情和当时体育馆的温度一样燃烧到了沸点,他只用一个键盘、一台电脑就演奏出了媲美一个大型乐队的实验音乐,而他身后的影像是对浩瀚的宇宙的抽象表现,体现了即兴创作无形中受到自然能量的指引,带给了观众“一人即宇宙”的神奇感受。最后的压轴表演《22岁》是策划执行团队“协作派对”与方玮合作的作品,用影像和声音的互动表现了一个女孩22年来生活中的重要回忆。表演的形式简洁却非常有力——方玮走到舞台上朗诵她的回忆录,身后的屏幕上是与她朗诵内容同步的密密麻麻的字幕。到了某一个情绪的峰顶,她之前念过的一些句子又响了起来,和她现在的话重叠在一起,观众几乎再也听不清她在说什么,只能看到她在激动地与过去的自己对话……























两个小时的剧场演出在欢呼与掌声中顺利结束,然而,艺术家们探索的旅程才刚刚起步。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群从“藏龙岛”出发的年轻人们必将走向世界,并有足够的勇气用自己的支点撑起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