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传承好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湖北美术学院师生参与了由中国社会科学网策划的《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讲述的抗战英雄故事》抗战主题系列漫画创作。
该系列作品包括《八十二棵青松——永远的“刘老庄连”》《乌斯浑河的勋章——八女投江的生命绝唱》《凛然大义 甘为捐躯赴国难——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血色家书——赵一曼的最后一课》《不屈的脊梁——英雄母亲邓玉芬》等共五个英雄故事及《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赓续传承红色血脉——抗战烽火中的英雄群像》。学校创作团队经多次讨论,精选中国画风,巧妙融合传统连环画与当代漫画审美,通过手绘与电脑辅助,圆满完成了该项目的漫画创作。
8月25日-29日,中国社会科学网及其微信公众号陆续发布了五个作品,迅速得到广泛关注,并被中央网信办推送至全国网站,其中四个被置顶第五条。央广网、央视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经济网、国际在线、中青在线、中国手机网、新浪财经、网易、陕西网、云南网、中国江苏网、荆楚网等多家国家级、省级媒体平台进行了转发,获得良好社会反响。
此次创作以连环画与漫画相结合这一新颖亲切的版式形式,将抗战历史具象为可感可知的英雄故事,极大地提升了其传播力与感染力。使“缅怀先烈”不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充满情感温度的历史对话,让英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这种生动的叙事方式,将伟大的抗战精神——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与‘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巧妙地转化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不竭精神动力,激励人们从英雄足迹中汲取力量,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团结奋进。
湖北美术学院始终坚持将艺术创作与实践深度融入国家战略与社会发展,积极引导师生投身此类项目创作,在服务社会中锤炼师资队伍,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凝练学科交叉的特色。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立足本土、服务需求”的导向,强化产教融合与跨学科协同创新,将学校的艺术创造力系统转化为驱动地方与国家发展的先进生产力,为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注入持续动能。